有地方政府成立“馬上就辦辦公室”,并作為考核內容,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某地方政府成立“馬上就辦辦公室”,并將效能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體現了地方政府提高辦事效率、及時處理群眾問題的意識和決心,是政府機關為提高行政效率而采取的積極行動,也是我們政府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的體現。因此我認為這一做法是符合民心的,具有積極的意義。 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及時解決人民群眾的問題是政府的職責,高效勤政也是黨對公務員的基本要求,以“馬上就辦辦公室”的形式解決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它反映了當前有一部分公職人員沒有盡到相應的職責,反映了現在一些政府部門確實存在著“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情況,反映了部分政府辦事能效低下的問題。 而單憑設立“馬上就辦辦公室”來解決能效低下的問題似乎有“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治標不治本”的嫌疑。個別政府辦事能效低下,究其原因,我認為是由于政府各部門之間存在權責不明、權責交叉和管理空白等原因所導致。因此要想真正解決行政效率問題,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第一,加快“管制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政府職能轉變,摒除官僚主義作風。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始終把人民群眾“滿不滿意,高不高興,答不答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第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簡化行政機構,減小財政支出,落實管理責任,明確機構職責,優化服務創新方法,統籌好資源,逐步解決管理空白、權責不明以及權責交叉等問題。 第三,加強相關的監督監管機制,提高獎賞和懲罰力度,對服務意識強、辦事效率高的人員進行獎勵,以資鼓勵,而對那些缺乏服務意識的工作人員進行處罰,從而在機制上促進公務員隊伍服務意識和辦事效率的整體提高。 第四,加強對政府工作人員服務意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公職人員公仆意識。加強對政府工作人員能力素質的培訓,從技術上提高辦事效率。 總之, “馬上就辦辦公室”不能只有辦公室,也不能只是“三分鐘熱血”。我相信,從以上幾點出發,扎實落實,就會防止“獨木難成林”或“曇花一現”等流于形式的結果,就會把“馬上就辦辦公室”馬上解決群眾所需的美好愿望落實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