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沒有使用比喻修辭手法的一句是() A.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的邀請,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攜兩位女兒瑪利亞、薩沙和母親訪問中國。米歇爾與彭麗媛的相會,將是一場美國玫瑰與中國牡丹的相遇。 B.湖水清澈見底,如同一塊透明的藍綢布,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 C.殘疾人事業是崇高的人道主義事業,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好像一把標尺,彰顯著社會的公平正義和文明進步。 D.她含笑的雙眼炯炯有神,好像一下子年輕了好多,她抬起沉重的手,在胸前緩緩地畫著十字。 2.下列成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沆瀣(xiè)一氣 剛愎(fù)自用 杳(yǎo)無間信 連篇累(lěi)牘 B.飲鴆(zhèn)止渴 言簡意賅(gāi) 恃(shì)才傲物 一曝(pù)十寒 C.如火如荼(tù)睚眥(zì)必報 縱橫捭(pì)闐 繁文縟(ròu)節 D.良莠(xiú)不齊 追根溯(sù)源 巋(kuì)然不動 殘垣(yuá n)斷壁 3. ①單純羅列史料,構不成歷史 ②只有在史料引導下發揮想象力,才能把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豐富內涵表現出來 ③歷史研究不僅需要發掘史料,而且需要史學家通過史料發揮合理想象 ④所謂合理想象,就是要盡可能避免不實之虛構 ⑤這是一種悖論,又難以杜絕 ⑥但是,只要想象就難以避免不實虛構出現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 A.④⑤⑥③②① B.③①②④⑥⑤ C.⑤⑥②①④⑥ D.①③④⑥⑤② 4.飲食最基本的功能就在于它是人體從外界環境中吸取賴以生存的營養與能量的主要途徑,是生命活動的基礎與表現。納入文化領域后,飲食就被賦予了更深的涵義。尤其是經過民族文化旅游浪潮的洗禮, ,使人們不僅僅將飲食看作是果腹的手段,而且更注重體會和欣賞飲食過程中的民族文化內涵。在欣賞自然與人文美景的同時,品嘗目的地的特色飲食正成為旅游者新的追求和向往。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 A.美食體驗成為一種新興的旅游項目 B.民族飲食文化與旅游文化逐步整合 C.民族特色飲食文化的潛力得到開發 D.飲食在文化領域中的地位愈發重要 5.下列句子中,語意前后矛盾的句子是( )。 A.流動人口的增加促進了城市的發展 B.辯論雙方你來我往,舌劍唇槍,臺上一度出現令人尷尬的冷場 C.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看到一張張微笑的面龐,你就會覺得付出是完全值得的 參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 四個選項中,只有D沒有使用比喻的修辭,D項中的好像不是表示比喻。 2.答案: B 解析: 此題為字音辨析題。 A選項中“剛愎自用”的“愎”應為bì,故排除A;C選項中“縱橫捭闔”的“捭”應為bǎi;“繁文縟節”的“縟”應為rù,故排除C;D選項中“良莠不齊”的“莠”應為yǒu,巋然不動“巋”應為kuī,故排除D。 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B 解析: 該題為語句排序題。④⑤兩句中的“所謂”和“這”兩個詞表明這兩句都是承前而來,所以不可能在首句,排除A、C兩項。B、D項相比,⑤句適合當尾句,是對前面各句的結語,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B 解析: 據提問知此題為語句填空題。 填入橫線的句子應承上啟下,前文主要是說飲食被賦予文化內涵,后文提到旅游與美食,橫線處的句子應將飲食文化與旅游文化相結合。據此可排除不包含旅游的C、D項。再看A項,文段是在講“飲食文化”而不是“美食體驗”由此可排除A項。 故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B 解析: 此題為SARS型的病句辨析題。B項前半部分“你來我往,舌劍唇槍”說明臺上的辯論非常激烈,與后半部分的“冷場”語意矛盾,故正確答案為B。 A、C、D項語意前后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