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類考試中只要涉及對行測方面的考查,資料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資料分析作為常考的題型,如果能夠掌握一定的技巧這部分題目是可以得到快速提高的,正確率達到80%以上甚至更高。很多考生在備考的時候,都非常清楚列式能力和計算能力對資料分析的重要性,并將這兩部分作為學習的重點。但是很多考生在可以熟練的掌握公式和計算方法之后,仍存在做題耗時、題干讀不懂、正確率不穩等問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是由于很多考生在做資料分析時順序存在問題。那資料分析的題目到底應該按什么順序做呢,今天帶著各位考生一起了解一下。
01第一步:粗讀材料
在做整篇的資料分析時,大體瀏覽每段材料中涉及到的統計時間和統計指標,并對每段材料進行簡略概括,這樣操作即可劃出我們關注的重點又可使材料的條理變得清晰明了。不過要注意讀材料的時間最多不易超過90秒。
例如:
2017年上半年,S市出口手機1.9億臺,比上年同期減少22.7%;價值513.1億元,下降23.7%。6月當月出口3217.5萬臺,減少23.7%;價值86億元,下降27.8%。
上半年,S市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手機1.8億臺,減少22.1%;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699.9萬臺,減少30.7%;以海關特殊監管方式出口手機245.2萬臺,減少36.6%。
上半年,S市民營企業出口手機1.6億臺,減少20.8%;外商投資企業出口2043.9萬臺,減少42.9%;同期,國有企業出口1859.3萬臺,減少4.5%。
上半年,S市出口GSM數字式手機8910.5萬臺,減少20.5%;出口含4G手機在內的其他手機7480.6萬臺,減少26.1%;出口CDMA數字式手機307.3萬臺,減少19.2%。
第一段:從2017年上半年和6月的角度,分別描述了S市出口手機和價值的情況。
第二段:從上半年的角度,描述了不同出口方式出口手機的數量情況;
第三段:從上半年的角度,描述了不同性質的企業出口手機的數量情況;
第四段:從上半年的角度,描述了不同類型手機的出口數量情況。
02第二步:精讀題干
閱讀題干的時候秉承“讀兩邊、讀中間”的原則,可將題干進行詳細分解,避免遺漏題干信息造成失誤。
(1)閱讀題干的“前邊”,可確定材料所給時間與題干所問時間是否一致;
(2)讀題干的“后邊”,可初步確定此題考察的知識點,例如,“……占……”考察比重,“……是……多少倍”考察倍數,“平均每……”考察平均數等等;
(3)讀題干的“中間”,可確定此題涉及到的統計指標。
例如:2016年上半年,S市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手機數量約是以海關特殊監管方式出口手機數量的( )倍。
A.2.1 B.2.6 C.2.9 D.3.5
解析:閱讀題干的“前邊”,與材料時間不同,可知此題求基期;讀題干的“后邊”,為“……是……多少倍”考察倍數,兩部分結合在一起可確定此題考查基期倍數的知識點;讀題干的“中間”,可確定此題涉及到的統計指標為“S市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手機數量”和“海關特殊監管方式出口手機數量”。
03第三步:定位信息
根據題干中涉及到的兩個統計指標回到材料中找到對應信息,材料中“S市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手機數量”和“海關特殊監管方式出口手機數量”這兩個統計指標在第二段的第一行和第二行。
04第四步:列式
材料中給出“S市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手機數量”和“海關特殊監管方式出口手機數量”兩個統計指標的現期值和增長率,想求基期倍數可用到公式:
05第五步:觀察選項
比較四個選項發現,選項之間的差距位于有效數字的第二位,選項之間的差距適中 ,可用我們所學計算方法來計算,無需精算。當選項之間的差距出現在有效數字第三位上時此時大概率需要精算。
06第六步:計算\比較大小
觀察列式,發現此式為混合運算,應按“先加減、再乘法、最后算除法”的順序進行計算,乘法可用有效數字乘法進行計算,除法可用首數法進行計算,最終得出結果為2.54,結合選項選最接近的,所以此題選B。
此次以一篇材料結合一道題目為例給大家講解了相對比較規范的做題順序,通過文字描述的形式講述此過程大家可能感覺相對比較復雜,實則當這些文字轉化為思維過程時耗時并不多,希望此篇文章在備考的過程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考德上教育特別推出了“國考真題集20天學習計劃”,紙質手寫批注版真題集和20天直播學習,名師輔導、傾囊相授,從客觀分析到重點難點,將考前沖刺的學習技巧和備考攻略一一教給學生。每天2-3小時的學習,也許就是助你上岸的那關鍵的幾分。掃描獲取該課程!
掃描文章底部二維碼 添加“考德上教育-德德”師兄微信,可獲得更多事業單位招考資訊和備考干貨知識!
|